理事會成員簡介

高天賜

澳門出生,現任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職業為退休公務員以及葡萄牙在澳門事務服務。

協會季刊下載

質詢 主頁 >> 質詢

2025年06月11日議程前發言

謝誓宏議員

關注疾病年輕化問題以及建立完善預防機制

近年來,澳門乳癌發病年輕化趨勢愈發明顯,近期甚至出現年僅七歲的患病個案,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作為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乳癌發病年齡不斷下移,不僅嚴重威脅居民健康,更為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醫療與經濟負擔。據澳門癌症登記年報數據顯示,2017-2021年期間,乳癌已然成為澳門女性發病率首位、死亡率第三位的惡性腫瘤,且發病率持續攀升。

 

乳癌年輕化的成因複雜多元,涉及遺傳、環境、生活方式等多重因素。除家族病史等先天風險外,現代生活方式的改變,如高糖高鹽飲食、缺乏運動、塑化劑污染及電子設備輻射等環境暴露,均可能加速疾病年輕化進程。此外,新冠疫情的長期影響也不容忽視,部分患者遺留的心肺功能衰退等後遺症,可能進一步增加年輕群體的致癌風險。然而,現有的健康監測體系仍顯滯後,學校體檢專案局限於基礎指標,缺乏腫瘤標誌物篩查等針對性檢測;

 

此外,令人憂慮的是,大多數年輕人對自身健康風險缺乏足夠認識。他們往往認為癌症離自己很遙遠,忽視定期體檢的重要性,甚至對一些早期症狀也掉以輕心。這種認知誤區使得很多患者在確診時已經錯過最佳治療時機。這一現象不僅限於乳癌,更普遍存在於多種疾病和癌症類型中。從公共衛生的角度來看,這既是對個人健康管理的警示,更是對政府醫療衛生政策的重大考驗。

 

因此,面對疾病年輕化這一嚴峻挑戰,澳門特區政府應該與醫療機構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尤其是針對乳癌年輕化的問題,特區政府有必要在現有的乳腺癌風險評估工具,以及篩查計劃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篩查範圍,將乳癌篩查年齡降低至12歲,幫助潛在患者


及早發現疾病風險。同時,除了日常講座以外,當局可以充分發揮社交媒體的傳播功能,例如建立「健康短影音」,以真實、引人共鳴的案例讓居民建立疾病年輕化的意識,掌握此類疾病的早期症狀,把握最佳治療時機。除此之外,特區政府更應該充分發揮本澳高等教育及醫療系統的優勢,深入研究疾病年輕化的成因,制定更具針對性的防治策略以應對疾病年輕化帶來的公共衛生挑戰。

*
*
*
已上傳
*
已上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