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面質詢
近月來,本辦事處收到來自本澳不同街市的鮮豬肉檔販投訴,表示長期壟斷鮮豬肉的代理商指自去年初起內地鮮豬肉多次加價後,令本澳的鮮豬肉批發價高於內地和香港達30%至50%*,當時檔販亦很理解是因內地鮮豬肉市場的加幅相對地調高豬肉零售價,而非本澳代理商問題。自去下半年起因金融海嘯及近月受到豬流感疫症的關係,內地鮮豬肉的來貨價已大幅回落,但本澳代理商的批發價卻一直未有跟隨內地大幅回落,迫使檔販繼續維持高企的豬肉零售價,而貴價豬肉就令百上加斤的市民吃不消。再者,代理商供應的鮮豬肉質量相當參差,有的甚至低劣,檔販根本毫無選擇餘地,但為了生計,無奈地仍繼續以高價認購這些劣質豬肉,不少市民亦因此已轉買冰鮮豬肉或轉食其他肉類,令檔販的經營環境幾乎陷入絕境。
*粵、港、澳每擔鮮豬肉價格一覽:
現時內地每擔鮮豬肉價格 |
現時香港每擔鮮豬肉價格 |
現時澳門每擔鮮豬肉價格 |
約人民幣600元 (折合約澳門幣715元) |
約港幣900元 (折合約澳門幣930元) |
約澳門幣1350元 |
比澳門價格低近50% |
比澳門價格低31% |
雖然他們已多次向兩家代理商反映經營苦況,並要求他們跟隨內地及香港代理商的做法大幅降低豬肉批發價,惟代理商以種種理由拒絕要求,更反過來稱檔販豬肉的零售價“食水過深”,才是令市民捱食貴價豬肉的罪魁禍首,勸籲檔販自行降低鮮豬肉的零售價格。
為此,本人這個多月來,不斷走訪全澳、離島的街市,以更深入了解檔販們的實際經濟環境。結果發現,每一街市的鮮豬肉檔攤經營情況悽慘,購買豬肉的市民寥寥可數,尤以星期日的情況更遭,到街市的市民少之又少,檔販解釋說,這是因為經濟不景、豬肉價格過高及通賬等原故,市民一般已選擇購買較經濟的食材,有的更已轉為到內地購買餸菜或於週日與家人北上消費用膳。他們已多次向代理商反映及向民政總署申訴,但都一直未獲理會和關注,雖然近月有傳媒大幅報導有關“貴價豬肉”帶來的社會問題,但代理商都只冷淡回應,民署亦遲遲未有對策,到現在還像以往般不了了之似的。
有檔販更即場向本人展示從代理商購買的劣質豬肉,更表示因市場被壟斷的關係,優質的鮮豬肉早已被代理商扣起並高價售賣到其他大型食肆,將較次等或劣質的豬肉供應給檔販,檔販們根本沒有挑選豬肉的權利,扼殺了他們的基本消費權。
有檔販已表示無法經營下去,更打算於短期內“執笠”,忍痛結束辛苦經營多年的生意。
今時今日的澳門特區政府,連被寡頭壟斷長達40年的經濟命脈賭權亦早已開放、流動電話市場亦因早年開放後,令市民享受到更多質優價廉的電訊服務、公交服務市場亦有意開放以引入更多投資者,為何每日影響市民生活的肉類市場仍被傳統大企業長期壟斷,無理操縱市場價格,剥奪市民和零售商的利益,迫使他們以極不合理價錢購買劣質食物,此除損害澳門的經濟外,更有罔顧食物安全和危害市民健康之嫌。但政府當局明知早已出現這嚴重影響民生的問題,但仍坐以待斃,冷眼旁觀,變相縱容鮮豬肉代理商繼續壟斷及操縱市場價格,以謀取暴利,損害民生,迫使現時百上加斤的星斗市民要“北上購肉、回澳食用”,嚴重打擊本地經濟。這種不尋常現象的最終結果就只有造就代理商成為最大得益者,而廣大的澳門市民就成為最大受害者。
就以上事實和情況,本人現向行政當局提出以下質詢:
一、政府何時開放肉類、家禽及蔬菜等主要食品市場,能否以公眾利益為由立刻要求鮮豬肉代理商大幅調低豬肉的批發價,適時檢討現有的市場價格監察機制,設立一個由政府、代理商、零售商、消委會及民間團體等組成的食物價格研究小組穩定主要食品價格,保障公眾利益?
二、政府除在食品的價格監管上存在漏洞外,就連食品的質量監察機制亦存在漏洞,變相縱容代理商將次等、劣等食品供應予普羅大眾,政府除負責食品的檢疫工作外,亦能否監察食物的品質,保障市民的生活素質,確保市民能購買到優質食品?
三、從上述豬肉事件中可看到,以往市民普遍於週末或假日北上“休閒消費”,但如今因政府的監管不足導致社會百物騰貴,星斗市民因吃不消而紛紛北上購物,連日常的起居飲食亦轉到內地解決,嚴重打擊本地經濟,更令以本地市民為消費對象的中、小及微企陷入絕境,政府能否盡早謀出有效對策(如消費劵),刺激市民留澳消費,挽救本地經濟?
澳門特別行政區
立法會議員
高天賜
二零零九年七月廿四日